《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时间: 2025-01-11 10:51: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徐铉 〔唐代〕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白话文翻译:
在征西府中,太阳西斜,我独自尝试用新炉煮茶。 篱笆旁的菊花已经凋谢,花瓣低低地覆盖在水面上, 边塞的鸿雁飞向远方,与霞光相连。 在小雪时节的寂静中度过闲暇时光, 斑驳的轻霜在我的鬓发上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 我算计着流年的无奈之处, 不要用诗句来祝福苍老的年华。
注释:
- 征西府:指边疆的军事机构。
- 日西斜:太阳西下,表示时间已晚。
- 独试新炉自煮茶:独自尝试用新炉煮茶,显示诗人的闲适与自得。
- 篱菊尽来低覆水:篱笆旁的菊花凋谢,花瓣覆盖在水面上,描绘了一幅秋末的景象。
- 塞鸿飞去远连霞:边塞的鸿雁飞向远方,与天边的霞光相连,象征着远行和离别。
- 寂寥小雪闲中过:在小雪时节的寂静中度过闲暇时光,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闲适。
- 斑驳轻霜鬓上加:斑驳的轻霜在鬓发上,形容岁月的痕迹。
- 算得流年无奈处:计算着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
- 莫将诗句祝苍华:不要用诗句来祝福苍老的年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这首诗是他在小雪日对萧郎中的和诗,反映了诗人在边疆的闲适生活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小雪日,诗人徐铉对萧郎中的和诗。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深入,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边疆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日落、独自煮茶的情景、凋谢的菊花、远飞的鸿雁以及小雪时节的寂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边疆生活的感慨。诗中“篱菊尽来低覆水”和“塞鸿飞去远连霞”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对远行离别的感慨。最后两句“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不愿用诗句来祝福苍老年华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征西府里日西斜”:描绘了边疆军事机构中的日落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独试新炉自煮茶”:通过独自煮茶的动作,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得。
- “篱菊尽来低覆水”:以凋谢的菊花为意象,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短暂。
- “塞鸿飞去远连霞”:通过鸿雁与霞光的结合,象征着远行和离别,增添了诗的离愁别绪。
- “寂寥小雪闲中过”:在小雪时节的寂静中度过闲暇时光,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闲适。
- “斑驳轻霜鬓上加”:通过斑驳的轻霜在鬓发上的描绘,形容岁月的痕迹,增添了诗的沧桑感。
- “算得流年无奈处”:计算着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莫将诗句祝苍华”:不要用诗句来祝福苍老的年华,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篱菊尽来低覆水”中的“低覆水”比喻凋谢的菊花。
- 拟人:如“塞鸿飞去远连霞”中的“远连霞”赋予鸿雁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边疆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景象和个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季节变迁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岁月无情和人生沧桑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篱菊:象征着秋天的凋零和生命的短暂。
- 塞鸿:象征着远行和离别,增添了诗的离愁别绪。
- 小雪:象征着冬季的深入和时光的流逝。
- 斑驳轻霜: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人生的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篱菊尽来低覆水”中的“低覆水”比喻什么? A. 凋谢的菊花 B. 流动的水 C. 远行的鸿雁 D. 天边的霞光 答案:A
-
诗中“塞鸿飞去远连霞”中的“远连霞”赋予了什么以人的情感? A. 凋谢的菊花 B. 流动的水 C. 远行的鸿雁 D. 天边的霞光 答案:C
-
诗中“算得流年无奈处”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季节的变迁 B. 生命的短暂 C. 时光的流逝 D. 边疆的生活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徐铉的《和萧郎中小雪日作》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徐铉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边疆生活的闲适与孤独,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人生的沧桑和自然的壮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徐铉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