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对酒
作者: 曹邺 〔唐代〕
爱酒知是僻,难与性相舍。
未必独醒人,便是不饮者。
晚岁无此物,何由住田野。
白话文翻译:
我爱喝酒知道这是一种偏好,难以与我的性情分开。
未必只有喝酒的人才是清醒的,不喝酒的人也可能是清醒的。
到了晚年若没有酒这种东西,如何能在田野中安身立命呢?
注释:
- 爱酒:喜欢饮酒。
- 知是僻:知道自己对酒的爱好是一种偏好或癖好。
- 性相舍:和自身的性情、习惯分开。
- 独醒人:独自清醒的人,这里指的是不喝酒的人。
- 晚岁:晚年,年老的时候。
- 何由:如何、怎样。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提到的酒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常常与人们的生活、情感、哲学思考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邺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作往往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对酒的热爱,具有一定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行饮酒文化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酒的热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及对晚年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酒的讨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开篇直入主题,表明对酒的喜爱,以及这种喜爱与自身性情的难舍之处。这种对酒的热爱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寄托。接着,诗人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认为未必只有饮酒的人才是清醒的,暗示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清醒状态,甚至不饮酒的人也可能是一种清醒的存在。这种对比引发读者对清醒与醉酒的思考,拓宽了对“清醒”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后,诗人以晚年的感慨结束,表达了对酒在晚年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思考,酒成为了他在田野中安身立命的象征。这种对酒的情感,既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也是一种对自然、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爱酒知是僻:表达了作者对酒的喜爱,并自觉这种喜好是一种偏好。
- 难与性相舍:说明这种偏好与作者的性情难以分割,暗示着酒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未必独醒人: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并不是只有饮酒的人才会清醒。
- 便是不饮者:说明不饮酒的人同样可能保持清醒的状态。
- 晚岁无此物:表达了一种对晚年生活的忧虑,若在晚年没有酒这种陪伴。
- 何由住田野:进一步引申出没有酒,如何能在田野中生存或生活,酒成为了生活的依托。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饮酒与不饮酒的状态,探讨清醒的多样性。
- 象征:酒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生活的乐趣与精神寄托。
- 反问:最后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酒的重要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以及酒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生活的乐趣与精神寄托,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 田野:象征自然与自由,代表了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人认为未必只有( )才是清醒的。
A. 喝酒的人
B. 不喝酒的人
C. 所有人
D. 以上皆是 -
填空题:诗中“晚岁无此物,何由住__。”
-
判断题:诗人认为喝酒与清醒是密切相关的。(是/否)
答案:
- A
- 田野
- 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月下独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酒的喜爱,但更强调了孤独与自然的结合。
- 李白的《将进酒》:体现了豪放与洒脱的饮酒态度,突出酒与情感的激烈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