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1-10 22:43: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作者: 王恽 〔元代〕
宪陵台畔客,笑几度,送人行。
对一道青山,两行官柳,去住人情。
苍生望初不系。问此身何用绊虚名。
宦味真成画饼,隐居却伴侯鲭。
十年惭愧草堂灵。自分苦飘零。
甚一片闲云,几回归梦,野钓林耕。
浮沉待从里社,觉倘来轩冕总堪惊。
寄谢竹林旧友,且休笔削寒盟。
白话文翻译
在宪陵台旁,我作为客人,笑着送别几位朋友。
我对着那一座青山和两行苍翠的柳树,感慨人情的去留。
百姓的期盼与我无关,我不禁自问,这身躯为何要被虚名所羁绊。
官场的滋味如同画饼,隐居生活却让我与过往的繁华相伴。
我在草堂中十年如一日,心中愧疚,自觉漂泊如草。
即便有片闲云,几度梦回归去,心向田园,钓鱼耕作。
我在此浮沉,期待从乡里归来,若有机会再见轩冕,必定惊讶。
寄托谢意给竹林的旧友,暂时放下笔墨,切断寒冷的约定。
注释
- 宪陵台:古代名胜,位于今湖南省,历史悠久。
- 送人行:送别朋友,表示离别时的情感。
- 青山:象征自然之美与宁静。
- 官柳:指官场的繁华与人情世故。
- 苍生:指百姓,强调诗人对社会的关心。
- 虚名:无实质内容的名声。
- 宦味:官场的生活气息。
- 侯鲭:隐喻高官厚禄。
- 草堂:隐居之所。
- 闲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字仲明,号若愚,元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词作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失望。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当时政治动荡,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交织,表现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和官场虚荣的敏锐洞察。开篇以“宪陵台畔客,笑几度,送人行”引入,表现出送别的情景,同时也暗含了对离别时人情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青山”和“官柳”对比,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官场生活的复杂。
诗中“苍生望初不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却又感慨自己与此无关,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省。对于“宦味真成画饼”的感慨,更是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认为其不过是空幻而已。隐居生活虽然伴随着过往的繁华,但诗人却感到心灵的苦闷与漂泊。
在最后的几句中,诗人以“浮沉待从里社”显示出对未来的期待,虽然官场生活让人惊讶,但心中对自然田园的向往愈发明显。这种情感在“寄谢竹林旧友,且休笔削寒盟”中得到了升华,表明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宪陵台畔客:身处宪陵台,作为客人,表明了诗人游居的身份。
- 笑几度,送人行:与友人欢笑送别,表现出离别的轻松与愉快。
- 对一道青山,两行官柳:面对自然的青山和人造的官柳,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对官场的讽刺。
- 苍生望初不系:百姓的期望与自己无关,显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淡漠。
- 问此身何用绊虚名:反思自己为何要被虚名所羁绊,显示了对名利的厌倦。
- 宦味真成画饼:官场的滋味如同虚幻的画,无法真实充实。
- 隐居却伴侯鲭:选择隐居却仍受官场影响,感到无奈。
- 十年惭愧草堂灵:在草堂中十年,心中愧疚,感叹时光流逝。
- 自分苦飘零:自觉生活漂泊不定,内心苦闷。
- 甚一片闲云,几回归梦:闲云飘浮,梦中常回归自然田园。
- 浮沉待从里社:对于未来的期盼,等待从乡里归来。
- 觉倘来轩冕总堪惊:若再见官场生活,内心必定震惊。
- 寄谢竹林旧友:向旧友表达谢意,强调珍视友谊。
- 且休笔削寒盟:暂时放下笔墨,切断寒冷的约定,期望自由。
修辞手法
- 对比:青山与官柳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官场的不同态度。
- 比喻:宦味比作画饼,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虚幻感。
- 排比:多次使用“几回”体现生活的重复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虚名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人情冷暖的敏锐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静谧与美好,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
- 官柳:象征官场的繁华与虚伪,反映社会的复杂。
- 闲云:代表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诗人理想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个意象代表自然的宁静? A. 官柳
B. 青山
C. 轩冕 -
“宦味真成画饼”中“画饼”的比喻意指什么? A. 真实的生活
B. 空虚的名利
C. 美好的梦想 -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向往
B. 失望
C. 中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饮酒》(陶渊明)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王恽《木兰花慢》 vs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恽在官场失落中追求隐居,陶渊明则直接选择田园生活,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王恽的诗更显复杂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