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宣州丘判官 徐铉 〔唐代〕 宪署游从阴,平台道路赊。 喜君驰后乘,於此会仙槎。 缓酌迟飞盖,微吟望绮霞。 相迎在春渚,暂别莫咨嗟。
白话文翻译:
在宪署游玩时,我们常常在阴凉处相聚,而前往平台的道路却很遥远。 我很高兴你能骑马赶来,在这里我们仿佛乘坐仙舟相会。 我们慢慢地饮酒,等待着飞盖的到来,轻声吟唱,仰望着绚丽的晚霞。 我们在春天的水边相迎,即使暂时分别,也不要叹息。
注释:
- 宪署:指官署,古代官府的办公地点。
- 平台:指高台或观景台。
- 赊:遥远。
- 驰后乘:骑马赶来。
- 仙槎:传说中的仙舟,比喻美好的相聚。
- 缓酌:慢慢地饮酒。
- 飞盖:指快速移动的车盖,这里可能指快速到来的消息或人。
- 绮霞:绚丽的晚霞。
- 春渚:春天的水边。
- 咨嗟:叹息。
诗词背景: 徐铉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是徐铉送别宣州丘判官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分别的不舍。诗中通过描绘与友人在宪署游玩、平台相聚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相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诗中“宪署游从阴,平台道路赊”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而“喜君驰后乘,於此会仙槎”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赶来的喜悦和对美好相聚的期待。后两句“缓酌迟飞盖,微吟望绮霞”和“相迎在春渚,暂别莫咨嗟”则通过饮酒、吟唱、仰望晚霞等细节,以及对春天水边相迎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 首句“宪署游从阴,平台道路赊”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宪署的阴凉处和平台的遥远道路形成了对比,突出了相聚的珍贵。
- 第二句“喜君驰后乘,於此会仙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赶来的喜悦,将相聚比喻为乘坐仙舟,增添了诗意。
- 第三句“缓酌迟飞盖,微吟望绮霞”通过饮酒、吟唱、仰望晚霞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末句“相迎在春渚,暂别莫咨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不舍,同时也传递了对未来相会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於此会仙槎”将相聚比喻为乘坐仙舟,增添了诗意。
- 对仗:“宪署游从阴,平台道路赊”和“缓酌迟飞盖,微吟望绮霞”等句中,词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通过描绘与友人的相聚和分别,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递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分别的不舍,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相会的期待。
意象分析:
- 宪署:官署的阴凉处,象征着相聚的场所。
- 平台:高台或观景台,象征着相聚的遥远和珍贵。
- 仙槎:传说中的仙舟,象征着美好的相聚。
- 绮霞:绚丽的晚霞,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珍贵。
- 春渚:春天的水边,象征着相聚的美好和分别的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宪署游从阴”中的“宪署”指的是什么? A. 官署 B. 寺庙 C. 学校 D. 市场
- 诗中“於此会仙槎”中的“仙槎”比喻什么? A. 船只 B. 相聚 C. 道路 D. 晚霞
- 诗中“缓酌迟飞盖”中的“缓酌”指的是什么? A. 快速饮酒 B. 慢慢饮酒 C. 不饮酒 D. 饮酒过量
- 诗中“相迎在春渚”中的“春渚”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山 B. 春天的水边 C. 春天的田野 D. 春天的花园
答案:1. A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分别的不舍。
-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描绘黄鹤楼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分别的不舍。
诗词对比:
- 徐铉的《送宣州丘判官》与王维的《送别》都以送别为主题,但徐铉的诗更注重对相聚场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珍视,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分别的不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歌,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徐铉的《送宣州丘判官》,是了解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