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犯 寄弱侯》
时间: 2025-01-11 15:01:0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侧犯 寄弱侯
作者: 秦鸿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到门夜雨,染灯一案乡园薤。澎湃。认霁月流痕遍遥岱。归来梦块垒,阻隔犹关隘。人海。悬坠日,馀霞淀风蓓。神州步履,只影开还败。休暗戴满头霜,重数旧瘢疥。彼玉连环,彼棰堪解。瞻彼漠漠,岂无真宰。
白话文翻译:
夜雨打在门上,灯下的案头上染上了乡园里的薤香,心潮澎湃。认得那清霁的月光流痕,洒遍了遥远的岱山。归来时梦中的山石,阻隔了心灵的关隘。人海茫茫,夕阳悬挂,余晖浸染着风中的花蕾。神州大地间,孤独的身影在败落中徘徊。不要暗自承受满头白霜,重温那些旧日的伤疤。那串美玉的连环,是否还可以解开?遥望那片渺茫,难道没有真正的主宰?
注释:
字词注释:
- 薤:一种植物,通常指薤白,具有芳香的特性,常用于比喻乡愁。
- 澎湃:形容心潮起伏,情感激荡。
- 霁月:指雨后明朗的月亮,象征清新和宁静。
- 块垒:山石的堆积,借指心中的阻碍。
- 关隘:形容心灵的阻隔和难以逾越的障碍。
- 馀霞:夕阳西下时的余晖,常带有惆怅之感。
- 瘢疥:旧伤的痕迹,指过去的痛苦和经历。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霁月”常用于古诗词中,比喻清明的境界,代表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 “关隘”与古代战争中的关口有关,意在表达内心的阻碍与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鸿,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思为题材,风格独特,常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雨夜,诗人借助夜雨的意象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对过往经历的追忆与人生的迷惘。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头的“夜雨”与“灯下的案头”相结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澎湃”一词,表达了内心激荡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接下来的“霁月流痕”则展现了诗人对清晰明朗的向往,渴望在纷乱的现实中找到一丝宁静。而“归来梦块垒,阻隔犹关隘”则引发读者对人生中各种阻碍的思考,既是对过往经历的追忆,也是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最后几句的“彼玉连环,彼棰堪解”似乎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而“岂无真宰”则是对命运的质疑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在复杂人生中不断探索的精神面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到门夜雨,染灯一案乡园薤。 - 夜雨敲门,灯下案头飘荡着乡园的薤香,渲染出乡愁的气息。
- 澎湃。认霁月流痕遍遥岱。 - 心潮澎湃,认得那清澈的月光洒落在遥远的岱山上。
- 归来梦块垒,阻隔犹关隘。 - 回到梦中,心中那些障碍依然阻隔着我。
- 人海。悬坠日,馀霞淀风蓓。 - 人海茫茫,夕阳悬挂,余晖映照着风中的花蕾。
- 神州步履,只影开还败。 - 在这片神州大地,孤独的身影在败落中徘徊。
- 休暗戴满头霜,重数旧瘢疥。 - 不要默默承受满头白霜,回忆那些旧伤疤。
- 彼玉连环,彼棰堪解。 - 那串美玉的连环,是否还可以解开?
- 瞻彼漠漠,岂无真宰。 - 远望那片渺茫,难道没有真正的主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雨、灯光与乡愁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情感共鸣。
- 拟人:通过“心潮澎湃”赋予无形的情感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归来梦块垒,阻隔犹关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对未来的迷茫,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追问,传达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雨:象征着孤独与思念,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情感基调。
- 灯光:代表着希望与温暖,照亮了内心的黑暗。
- 薤香:传达乡愁与对过往的怀念。
- 霁月:象征着清新、宁静的心境,渴望得到内心的平和。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无常,带有惆怅之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夜雨”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孤独与思念
- C. 快乐
-
“霁月流痕”中“霁月”指的是什么?
- A. 雨后的明月
- B. 晴天的阳光
- C. 朦胧的夜色
-
诗人在最后提出的“岂无真宰”是在质疑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人生的意义与命运
- C. 他人的看法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乡愁的思考,但更直接而简洁。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思乡情感上更加沉重,体现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现代诗词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