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中观进公归巴陵
齐己 〔唐代〕
一论破双空,持行大国中。
不知从此去,何处挫邪宗。
昼雨悬帆黑,残阳泊岛红。
应游到灉岸,相忆绕茶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的开头讲述了对于空无的思考,接着提到在大国之间行走的经历。诗人感到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下一步该何去,仿佛在抵御邪教的侵扰。接着描绘了白天的雨使帆船变得黯淡,傍晚的阳光照耀着红色的岛屿。最后,诗人期待着能再次游到灉岸,回忆起曾经围绕着茶丛的时光。
注释:
- 双空:这里指的是空无的状态,可能是对虚无的哲学思考。
- 大国:指的是广阔的国土或社会,象征着外部复杂的环境。
- 挫邪宗:抵挡邪恶的宗教或思想。
- 灉岸: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岸边,可能是作者曾经游玩或居住的地方。
- 茶丛:茶树丛生的地方,象征着宁静和美好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号清远,晚唐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禅理为题材,作品中常蕴含哲理,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齐己晚年之际,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思索,可能是在送别友人时写下的,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惜及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友情的思考。诗的开篇通过“破双空”的哲理性思考,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思索的氛围。随着诗句的逐步展开,诗人将目光放在了大国的复杂与迷茫上,显现出个人在浩瀚社会中的渺小与困惑。
“昼雨悬帆黑,残阳泊岛红”几句,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象,通过雨与阳光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联“应游到灉岸,相忆绕茶丛”,不仅表达了对友人重聚的期待,同时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自如,情感真挚,展现了齐己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传递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给人以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论破双空:开头以哲学思考引入,指思索空虚与无。
- 持行大国中:描述在复杂社会中行走的状态。
- 不知从此去:表达对未来方向的迷茫。
- 何处挫邪宗:对抗外界的邪恶思想,暗含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 昼雨悬帆黑:生动描绘阴雨天气下的景象。
- 残阳泊岛红:夕阳西下,映照红色岛屿,寓意温暖与希望。
- 应游到灉岸:勾起对友人的回忆,期待重聚。
- 相忆绕茶丛:茶丛象征着宁静的回忆与美好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与思考。
- 对仗:如“昼雨”和“残阳”,增强诗的音韵美。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人生的思索与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困扰与忧愁。
- 阳光:代表希望与温暖。
- 岛屿:隐喻孤立与宁静。
- 茶丛:象征友谊与美好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破双空”的意思是?
A) 对空无的思考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描绘 -
“残阳泊岛红”中的“残阳”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
诗人期待回忆中的场景是什么?
A) 山水
B) 茶丛
C) 城市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对比,齐己的诗在哲理思考上更为深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两者都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齐己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