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时间: 2025-01-11 02:02:55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作者: 元稹

可怜三月三旬足,
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
不曾春尽不归来。


白话文翻译

可怜三月已经结束,
我怅然地望着江边的驿台。
想必孟光今天也会说:
如果春天没尽,何以归来?


注释

  • 可怜:可惜、可怜。
  • 三月三旬:指三月的三分之一,意即三月已尽。
  • 怅望:怅然地望着,表示一种惆怅的心情。
  • 驿台:古时设立在驿道上的邮驿台,供驿马和行人休息。
  • 孟光:指汉代的孟光,因丈夫不归而常常怀念,他的故事常与离别相联系。
  • 今日语:指如今的言辞、情感。

典故解析

  • 孟光:孟氏之妻,因丈夫孟尝君在外漂泊而常感孤独,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忧伤。其故事体现了古代对忠贞爱情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朴,号醉吟,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其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语言平易,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稹对友人的思念之际,正值三月之末,春意渐渐消散,诗人通过对驿台的眺望,表达对友人和春天的留恋与惆怅。


诗歌鉴赏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是一首表现离愁别绪的诗。诗中通过对春天结束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可怜三月三旬足”引入,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也是对离别的无奈。接着,诗人“怅望江边望驿台”,这个画面既有自然的美,又承载了人情的冷暖,驿台的存在象征了远行与归来,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失落。

“料得孟光今日语”引入了历史典故,诗人在此处设想孟光的心情,暗示自己对爱情的执着与期待。最后一句“春尽不归来”则是对春天与离别的直白表达,强调了时光的流逝与对友人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将思念与离愁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唐代诗人对情感细腻的把握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怜三月三旬足:诗人感慨三月已经结束,暗示春天的短暂与美好。
  • 怅望江边望驿台:诗人站在江边,眼望驿台,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思绪。
  • 料得孟光今日语:联想孟光,暗示诗人对爱情的理解与思考。
  • 不曾春尽不归来:春天未尽,友人未归,表达了对再相聚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怅望江边望驿台”中“怅”和“望”的对称,形成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驿台比喻为心灵的寄托,体现了思念之情。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思念与离愁展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体现了人们在春天来临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月:象征春天,代表着美好与生机。
  • 驿台:传递信息与相聚的象征,承载着离别与思念。
  • 江边:自然景观,映射诗人的孤独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孟光”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汉代的诗人
    B. 汉代的忠贞妻子
    C. 汉代的将领
    D. 汉代的商人

  2. 诗中“可怜”一词的意思是: A. 可爱的
    B. 可惜的
    C. 可悲的
    D. 可贵的

  3. “怅望江边望驿台”中,“怅”字的意思是: A. 期待
    B. 惆怅
    C. 高兴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离骚》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 元稹与白居易的离别诗作,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和时光流逝的惋惜,但元稹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白居易则偏重于直白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