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读书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白话文翻译:
这家资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书籍堆满了书架。
在清晨的书房里,我打开书卷,与古代圣人交谈。
即使英才贤士身处不同的时代,自古以来的心意都是彼此相通的。
在书桌上即使看到虫蚀的书页,也比起那些平常的朋友更让我感到亲切。
注释:
- 家资:家庭的财富,这里指书籍。
- 积帙:书籍堆积,帙是装书的器具。
- 高斋:高雅的书房。
- 圣人:指历史上的伟人和智者。
- 英贤:英俊的才子和贤良的士人。
- 蠹鱼:书本上的虫子,象征着书籍的磨损。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提到的“圣人”和“英贤”可以联系到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智者,如孔子、老子等,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和与前人思想的连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季常,号青松,唐代诗人。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抒发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墨客重视读书、崇尚知识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读书的思考,表达了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以及与古代智者心灵相通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开篇以“家资是何物”引入,直接否定了物质财富的价值,强调精神和知识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书房生活,展现了他与古代圣人进行心灵对话的场景,体现出读书的孤独而高雅的乐趣。接着,诗中提到“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表达了对古今思想相通的感慨,书籍成为了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最后一句提到的“蠹鱼”,虽是对书本损坏的无奈,却也流露出对书籍的珍视,认为即使是虫蛀的书籍,也胜过世俗的朋友,显示出读书在诗人心中无可替代的地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资是何物:质疑物质财富的意义。
- 积帙列梁梠:强调书籍的丰富,代替了物质财富。
- 高斋晓开卷:描绘清晨读书的宁静。
- 独共圣人语:表达与古人共鸣的感觉。
- 英贤虽异世:表明时代的差异并不妨碍思想的交流。
- 自古心相许:强调古今心灵相通的共鸣。
- 案头见蠹鱼:提到书本的损坏,象征对知识的珍惜。
- 犹胜凡俦侣:即使书籍受损,也比平常的朋友更有价值。
修辞手法:
- 对比:物质财富与知识的对比。
- 借代:用“蠹鱼”代指书籍的珍贵。
- 拟人:与“圣人”的交谈,赋予书籍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的崇敬和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强调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传递出“读书使人高洁”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籍:象征知识与智慧。
- 高斋:代表清雅的生活环境。
- 蠹鱼:象征书籍的破损,但也隐含珍贵的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斋”指什么? A. 书房
B. 花园
C. 厨房
答案:A -
诗人认为书籍的价值在于什么? A. 物质财富
B. 与古人思想的沟通
C. 装饰家居
答案:B -
“案头见蠹鱼”中的“蠹鱼”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知识的珍贵
C. 书籍的磨损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皮日休的《读书》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前者专注于知识的价值,后者则强调了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唐代诗人对读书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是对《读书》这首诗的全面解读和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