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集赋得寒漏》

时间: 2025-01-10 22:33:43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

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

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

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夜集赋得寒漏
作者: 皇甫冉 〔唐代〕

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
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
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
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
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冬天,洛阳的旅人我,听着寒冷的漏水声,心中无尽感慨。
走出禁苑,因风而寒彻骨,月光在窗前轻轻萦绕。
我偏听见残余的水声,偶尔与远方鸿雁的哀鸣交织。
漫漫长夜中,城外的警报声时而响起,流逝的岁月像滴水一样催促着我。
在这悠闲的书斋中,我独自坐着,尤其想起和我一同举杯的老朋友。

注释

  • 寒漏:指寒冷的漏水声,形象描绘了冬夜的冷清。
  • 建章台:古代洛阳的一处著名建筑,象征着高雅与孤独。
  • :指禁苑或禁地,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封闭。
  • 残濑:残余的水流声,暗示时间的流逝。
  • 重城警:指城中的警报声,表现出夜的宁静与警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擅长五言律诗和古体诗,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常蕴含哲理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寒冷的冬季夜晚,诗人在洛阳寓居,经历了孤独与时间流逝的感受,表达了对友情与时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寒冷的冬夜和滴水声,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沉思的氛围。诗人以“清冬洛阳客”自称,既展示了自己的身世,也通过洛阳的寒冷描绘了内心的孤寂。紧接着的“寒漏建章台”则通过建筑物的寒冷来反衬情感的凄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出禁因风彻,萦窗共月来”一句,展现了诗人从禁苑走出,迎接月光的场景,月光的洒落与寒风的侵袭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孤独的感知。后面“偏将残濑杂,乍与远鸿哀”则通过水声与鸿雁的哀鸣,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孤独者对远方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折射出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闲斋堪坐听,况有故人杯”一句,则将孤独与友情结合在一起,暗示即使在寂寞的时刻,故人的存在依然能够带来温暖与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冬洛阳客:自我介绍,暗示旅居他乡的状态。
  2. 寒漏建章台:描绘环境,传达寒冷与孤独。
  3. 出禁因风彻:走出禁苑,迎接寒风,表现出内心的无奈。
  4. 萦窗共月来:月光映照窗前,形成宁静的氛围。
  5. 偏将残濑杂:水声与环境结合,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6. 乍与远鸿哀:水声与鸿雁哀鸣交织,表现孤独感。
  7. 遥夜重城警:夜晚的警报声,暗示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8. 流年滴水催:时间如水滴流逝,增加对时间的感慨。
  9. 闲斋堪坐听:在书斋中静坐,沉思与等待。
  10. 况有故人杯:与故人共饮,带来一丝温暖与慰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滴水,形象生动。
  • 对仗:如“寒漏”与“共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水声与鸿雁的哀鸣,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时间流逝与友情展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孤独中对故人的思念,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冷:象征孤独和内心的冷清。
  • 月光:代表希望与美好的回忆。
  • 水声:时间流逝的象征,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鸿雁:象征着远方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寒漏”指的是什么?
    A. 雪声
    B. 漏水声
    C. 风声

  2. “出禁因风彻”中的“禁”指的是什么?
    A. 禁令
    B. 禁苑
    C. 禁区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孤独感?
    A. 月光
    B. 远鸿
    C. 水声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孤独与思念,但更侧重于乡愁的表达。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历史与夜景,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