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佳人芳树杂春蹊,花外烟濛月渐低。
几度艳歌清欲转,流莺惊起不成栖。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小径旁,姹紫嫣红的花树交错,佳人们在此嬉戏,花外的烟雾缭绕,月亮逐渐低垂。
几次欢快的歌声似乎要转变为清新的乐曲,流莺被惊动,飞起却找不到栖息的地方。
注释:
- 佳人:美丽的女子,这里指宴会上的女子。
- 芳树:花香四溢的树木。
- 春蹊:春天的小路,有生机和活力。
- 烟濛:烟雾缭绕,形容朦胧的景象。
- 几度:几次。
- 艳歌:美丽动听的歌曲。
- 流莺:指黄莺,象征春天的到来。
- 不成栖:无法找到栖息的地方,表达流莺的无奈与惆怅。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常见于唐代诗歌中。诗中对春花、月色和鸟鸣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反映出宴会中的欢快氛围。流莺惊起的意象,寓意着美好时光的稍纵即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其作品大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的宴会上,诗人与友人一同欣赏樱桃园中的美景,表达了对春日美好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和袭美春夕陪崔谏议樱桃园宴》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春天的景色时,巧妙地将人、花、月、鸟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开头两句提到“佳人芳树”,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景,体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活力。佳人和芳树象征着青春与美好,互相辉映。接着“花外烟濛月渐低”则引入了夜色渐深的感觉,烟雾朦胧,月光柔和,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恬静的氛围。
后两句中的“几度艳歌清欲转”,不仅描绘了宴会上的欢歌笑语,也隐含着对欢乐时光的留恋和期待。最后一句“流莺惊起不成栖”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流莺的惊起象征着春景的短暂与无常,令人感到惋惜。这种对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惜,正是陆龟蒙诗歌的魅力所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人芳树杂春蹊:描绘了春天的小道上,佳人和花树交织在一起,生机盎然。
- 花外烟濛月渐低:夜晚降临,烟雾缭绕,月亮逐渐低垂,营造出迷人的氛围。
- 几度艳歌清欲转:宴会上多次传出动听的歌声,似乎要转为更清新的乐曲。
- 流莺惊起不成栖:黄莺因声响而惊起,却找不到栖息的地方,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好与佳人、花树相提并论,增强了诗意。
- 拟人:流莺的惊起赋予了鸟类以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既有欢乐的宴会气氛,又有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惆怅,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人:象征美好与青春。
- 芳树:象征春天的生命力。
- 月:象征宁静与淡淡的忧愁。
- 流莺:象征自由与春天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 A. 夏天
- B. 秋天
- C. 冬天
- D. 春天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流莺”象征着___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佳人”是指春天的花朵。(对/错)
答案:
- D
- 自由与春天的气息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陆龟蒙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但陆龟蒙更注重宴会的欢快气氛,而王维则倾向于宁静致远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陆龟蒙诗集》
- 相关学术论文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