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邵生》
时间: 2025-01-11 11:02: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邵生 倪瓒 〔元代〕
已从鸥鸟狎云深,老我无机似汉阴。 采采菊花犹满地,萧萧霜发不胜簪。 南游阻绝伤多垒,北望艰危折寸心。 好在吴松江水上,青猿啼处有枫林。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像鸥鸟一样亲近云深之处,老去无心机如同汉阴之人。 采摘的菊花依然铺满地面,稀疏的霜发已无法用簪子束起。 南游之路被阻断,心中多有伤感;北望时艰险重重,心碎不已。 幸好吴松江水边,青猿啼叫的地方有枫树林。
注释:
- 鸥鸟狎云深:比喻隐居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 无机似汉阴:无机,指无心机,汉阴,指汉代的隐士阴长生,此处比喻自己像隐士一样无欲无求。
- 采采菊花:采摘菊花,象征秋天的景象。
- 萧萧霜发:形容头发稀疏如霜。
- 不胜簪:簪子无法束起头发,形容年老。
- 南游阻绝:指南游的计划受阻。
- 伤多垒:心中多有伤感。
- 北望艰危:向北望去,感到艰险和危难。
- 折寸心:心碎,形容极度悲伤。
- 吴松江水:指吴松江,位于今江苏省。
- 青猿啼处:青猿啼叫的地方,增添诗意。
- 枫林:枫树林,象征秋天的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淡远,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倪瓒的画作和诗词在当时及后世都有很高的评价,尤以山水画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倪瓒晚年之作,反映了他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对时局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倪瓒的这首《次韵邵生》以其淡远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诗中“已从鸥鸟狎云深”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也暗示了他与世无争的态度。“采采菊花犹满地”和“萧萧霜发不胜簪”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身体状态,描绘了诗人的晚年生活,充满了秋意和岁月感。后两句“南游阻绝伤多垒,北望艰危折寸心”则转向对时局的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倪瓒晚年诗作中的佳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从鸥鸟狎云深”:诗人以鸥鸟为喻,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 “老我无机似汉阴”:诗人自比汉阴的隐士,表明自己无心机,过着简单的生活。
- “采采菊花犹满地”:描绘秋天的景象,菊花盛开,象征着诗人的隐逸生活。
- “萧萧霜发不胜簪”:形容诗人年老,头发稀疏如霜,无法用簪子束起,反映了岁月的流逝。
- “南游阻绝伤多垒”:指南游的计划受阻,心中多有伤感。
- “北望艰危折寸心”:向北望去,感到艰险和危难,心碎不已。
- “好在吴松江水上”:幸好吴松江水边,有宁静的环境。
- “青猿啼处有枫林”:青猿啼叫的地方有枫树林,增添诗意,象征秋天的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已从鸥鸟狎云深”,以鸥鸟比喻隐居生活。
- 拟人:如“萧萧霜发不胜簪”,将头发拟人化,形容年老。
- 对仗:如“南游阻绝伤多垒,北望艰危折寸心”,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逸与忧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既有对个人生活的满足,也有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鸥鸟:象征隐居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 菊花:象征秋天的景象,隐逸生活的象征。
- 霜发:象征年老,岁月的流逝。
- 青猿:增添诗意,象征自然的声音。
- 枫林:象征秋天的美景,增添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已从鸥鸟狎云深”一句,诗人以什么为喻? A. 鸥鸟 B. 菊花 C. 霜发 D. 青猿
-
“采采菊花犹满地”一句,菊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夏天的景象 C. 秋天的景象 D. 冬天的景象
-
“南游阻绝伤多垒”一句,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满足 C. 伤感 D. 平静
答案:
- A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倪瓒的《次韵邵生》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加激烈和直接,而倪瓒的诗则更加含蓄和淡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倪瓒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倪瓒诗集》:倪瓒的诗集,收录了他的多首诗作,包括《次韵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