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时间: 2025-01-11 10:18: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
淮阳西望路何之?无一个鳞鸿至,
把酒问篙师。迎头便说兵戈事。
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
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白话文翻译:
在风急雨细的篷窗下,闷闷不乐地捻着胡须吟唱;
向西望去淮阳的路,不知通向何方。
却没有一条鱼鸿飞来,
我举杯问船夫,迎面他便说起战争的事。
那些风流韵事再也无法追忆,酒楼已坍塌,茶肆已焚毁,
柳营花市更是无影无踪,叫人怀念的燕子和莺儿又在哪里?
注释:
- 篷窗:帆船上的窗户,表示诗人身处船中。
- 吟髭:指捻着胡须吟唱,形容沉思或不快。
- 鳞鸿:鱼和鸿雁,象征生机与希望。
- 篙师:指划船的人,掌握船只的行驶。
- 兵戈事:战争的事情,暗示动荡与不安。
- 风流:指过往的风花雪月,现已无法追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作品以情感细腻、风格多样著称。
- 创作背景:在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常在船上,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变迁,感怀颇深。
诗歌鉴赏:
这首《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以风雨中的孤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风流韵事的追忆与感慨。开篇通过“篷窗风急雨丝丝”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略显抑郁的氛围。诗人似乎正身处一个不安的时刻,外在的风雨与内心的烦闷相映成趣,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淮阳西望路何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仿佛在问自己,这条路究竟通向何方。没有生机的“鳞鸿”,象征了失去希望与美好事物的遗失。此时,诗人举杯问船夫,却得到的是“兵戈事”的回答,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最后几句,诗人回首往昔,感慨“风流再莫追思”,一切的繁华似乎都已不复存在,酒楼与茶肆的毁灭,象征着生活的断裂与无情。而“柳营花市”的消失,则是对美好时光的无奈追忆,令人感到一阵惆怅。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元代诗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风雨交加,情绪低落。
- 第二句:诗人向西方的淮阳望去,不知未来的方向。
- 第三句:没有生机的出现,增添了孤独感。
- 第四句:与船夫的对话,转向对战争的关注。
- 第五至七句:回忆往昔,感叹美好生活的消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争与生活的破碎进行对比,增强情感。
- 拟人:将“酒楼”和“茶肆”赋予情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 对仗:如“风流再莫追思”与“塌了酒楼,焚了茶肆”,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意象分析:
- 篷窗:象征着对外界的隔离与不安。
- 鳞鸿:代表希望与生机的缺失。
- 酒楼、茶肆:象征着过去繁华生活的消逝。
- 燕子、莺儿:象征着失去的美好与青春。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篷窗风急雨丝丝”中“篷窗”指的是什么?
- A. 船上的窗户
- B. 房屋的窗户
- C. 书房的窗户
- “把酒问篙师”中“篙师”指的是什么?
- A. 船夫
- B. 渔夫
- C. 酒保
- 诗中提到的“兵戈事”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生活的美好
- B. 战争的影响
- C. 自然的和谐
- 诗中“篷窗风急雨丝丝”中“篷窗”指的是什么?
答案:1. A;2. A;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对往昔的追忆。
- 杜甫《春望》—反映战乱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可久与李清照的作品,虽风格不同,但均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元代与宋代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共同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分析元代诗人的生活与创作背景。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解析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