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栖霞寺(一作奉和李益游栖岩寺)》

时间: 2025-01-26 07:07:41

林香雨气新,山寺绿无尘。

遂结云外侣,共游天上春。

鹤鸣金阁丽,僧语竹房邻。

待月水流急,惜花风起频。

何方非坏境,此地有归人。

回首空门外,皤然一幻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栖霞寺(一作奉和李益游栖岩寺)
作者: 常衮 〔唐代〕

林香雨气新,山寺绿无尘。
遂结云外侣,共游天上春。
鹤鸣金阁丽,僧语竹房邻。
待月水流急,惜花风起频。
何方非坏境,此地有归人。
回首空门外,皤然一幻身。

白话文翻译:

林间的香气伴随着新雨飘散,山中的寺庙绿意盎然没有尘埃。于是我结识了云外的朋友,一起游玩这人间仙境的春天。鹤在金阁上鸣叫,僧人在竹屋中吟诵。等候月亮的同时,水流湍急,花瓣因风而频频落下。哪里不是好地方呢?这里有归隐的人。回首空门之外,恍若看到自己一身白发的幻影。

注释:

  • 林香:指树林的香气。
  • 雨气新:新雨过后,空气清新。
  • 云外侣:指远方的友人。
  • 天上春:比喻人间如同天上的春天,意指美好时光。
  • 鹤鸣:鹤叫声,象征高洁。
  • 金阁:寺庙中金色的建筑,形容其美丽。
  • 僧语:僧人谈话。
  • 竹房:用竹子建造的房子,清雅脱俗。
  • 空门:指寺庙的大门,象征出世。
  • 皤然:白色的,形容年老或白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常衮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寺庙文化及隐逸生活密切相关。常衮可能是在游览栖霞寺时,受到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的影响,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登栖霞寺》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结合的诗作。开头两句描写了山林的清新气息和寺庙的宁静,让人感受到一股清新的生命力。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示了与友人一起游玩的快乐,与自然的融和,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鹤鸣金阁和僧语竹房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寺庙的宁静和超脱,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的追求。最后两句反思人生,回望过去,似乎在探讨自我与天地的关系,表现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林香雨气新:描绘新雨后的树林,清新的香气扑面而来。
  2. 山寺绿无尘:山中的寺庙绿意盎然,没有一丝尘埃,象征宁静。
  3. 遂结云外侣:与远方的朋友相聚,暗示友谊的珍贵。
  4. 共游天上春:共同享受这如同天上春天般的美好时光。
  5. 鹤鸣金阁丽:鹤鸣声在美丽的金阁上回荡,渲染出一种优雅的气氛。
  6. 僧语竹房邻:僧人和竹房的邻近,突显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7. 待月水流急:等待月亮升起,水流湍急,象征时间的流逝。
  8. 惜花风起频:花瓣因风而落,象征美好事物的易逝。
  9. 何方非坏境:哪里不是好地方,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10. 此地有归人:这里有隐居的人,暗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11. 回首空门外:回首空门,反思自己的内心和处境。
  12. 皤然一幻身:看到自己年老的身影,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上春”,将人间的美好比作天上的春天。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鹤鸣金阁丽,僧语竹房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待月水流急”,赋予水流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香:象征自然之美与清新。
  • 寺庙:象征精神寄托与归隐生活。
  • :象征高洁、不屈的精神。
  • 月与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林香雨气新”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生命的消逝
    • B. 自然的清新
    • C. 友谊的珍贵
    • D. 离别的伤感
  2. “待月水流急”中的“水流急”象征着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心情的急躁
    • C. 自然的变化
    • D. 友情的淡化
  3.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对人生的失落
    • B. 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 C. 对爱情的追求
    • D.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 《题临安邸》 - 林升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但更强调个人情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但风格更为沉静内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