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裴虬与讨臧玠故有行营)》

时间: 2025-01-25 23:12:19

南纪风涛壮,阴晴屡不分。

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

层阁凭雷殷,长空水面文。

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裴虬与讨臧玠故有行营)
作者:杜甫

南纪风涛壮,阴晴屡不分。
野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
层阁凭雷殷,长空水面文。
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江河风浪壮阔,阴晴变化难以分辨。
江水从山间流过,阳光照射在大地上。
高阁依靠在雷声震耳的云层上,
长空之下,水面波光粼粼。
雨来时,北边的铜柱应当洗净伏波军的尘埃。

注释

  • 南纪:指南方的纪江,古称。
  • 风涛壮:指风浪很大,气势雄伟。
  • 阴晴屡不分:阴天和晴天常常交替,天气变化无常。
  • 层阁:高阁,指诗人所处的建筑。
  • 雷殷:雷声隆隆,形容雨来时的气势。
  • 伏波军:指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伏波,象征军队,可能指代杜甫对当时军队的怀念与期望。

典故解析

  • 伏波:源自汉朝著名将领伏波将军马援,他曾征战南方,战功赫赫。诗中提及,暗含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
  • 江入度山云:描绘了江流与山云交融的壮阔景象,可能指代战争与自然的交响,象征着历史的沉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风格深沉而悲凉。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身处江边,感受到自然与人事的交织,表达了对故友和过往辉煌的怀念。

诗歌鉴赏

《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杜甫内心的复杂情绪。诗中,杜甫以南方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天气的多变和江河的壮美,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通过“阴晴屡不分”,表现了他内心的迷惘与无奈;而“层阁凭雷殷,长空水面文”则通过对景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时局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江河、云层、风涛等元素交织,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诗的最后一句“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则不仅仅是对雨水的期待,更是对历史英雄的追忆,隐含了对国家安定、百姓安宁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纪风涛壮:描绘南方江河的壮丽景象,表达自然的豪放。
  2. 阴晴屡不分:表现天气的无常,象征人事的变幻莫测。
  3. 野流行地日:江水在阳光下流淌,展现生机。
  4. 江入度山云:描写江水流过山间,形成的美丽景象。
  5. 层阁凭雷殷:高阁在雷声中屹立,表现一种巍峨之感。
  6. 长空水面文:水面波光粼粼,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7. 雨来铜柱北:雨即将来临,暗示清洗历史的尘埃。
  8. 应洗伏波军:希望历史英雄的辉煌能被重新唤醒。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长空水面文”,水面像绸缎般波光粼粼,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抒发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故人情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河: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沧桑。
  2. 雷声:象征着变幻与力量,预示着雨的来临。
  3. 铜柱:代表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被誉为什么?

    • A. 诗仙
    • B. 诗圣
    • C. 诗王
    • D. 诗佛
  2. 诗中提到的“伏波军”主要指代谁?

    • A. 马援
    • B. 李白
    • C. 王维
    • D. 杜甫
  3. “阴晴屡不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轻松
    • B. 无奈
    • C. 快乐
    • D. 宁静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反映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登高》: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诗风有明显区别,杜甫偏重于现实关怀,李白则多展现个性与豪情。杜甫的《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有对历史的感叹,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截然不同。前者沉重内敛,后者则豪放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