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秦陇逼氐羌,征人去未央。
如何幽咽水,并欲断君肠。
西注悲穷漠,东分忆故乡。
旅魂声搅乱,无梦到咸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征人离乡远征的情景,边陲的秦陇地区对氐羌部落的威逼,征人向未央出征。诗人感慨,耳边传来的幽咽水声,仿佛要割断对君主的思念与牵挂。河水向西流去,带走了悲伤与绝望,向东则勾起对故乡的思念。征途上的旅魂,心中杂乱无章,难以入梦,甚至无法到达咸阳。
注释:
- 秦陇:指秦国和陇山地区,古代边疆,氐羌是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
- 未央:指未央宫,是汉朝的一个重要宫殿。
- 幽咽:形容水流细微而悲伤的声音。
- 旅魂:旅途中的灵魂,指在外漂泊的人的心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擅长描写边塞风光与征战情怀,作品风格多表现出对家国的忧虑与思念。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境战乱频繁,士兵频繁出征,诗人以此表达对征人情感与思乡之情的共鸣。
诗歌鉴赏:
《陇头水二首》其二是一首描写征人离乡思乡的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情感相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征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边陲的地理环境,暗示了征战的艰辛与危险。接下来的“幽咽水”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情感的象征,表达了离别的苦楚。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旅魂声搅乱”生动地描绘了征人心灵的迷茫与不安,仿佛即使身在征途,心中始终挂念着故乡与朝廷,令人感同身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成功传达了边塞征人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秦陇逼氐羌:描述了边疆的紧张局势,氐羌族受到秦国的威胁。
- 征人去未央:士兵向未央出征,暗示着征战的开始。
- 如何幽咽水,并欲断君肠:水声细微而悲伤,象征思念与牵挂。
- 西注悲穷漠,东分忆故乡:水向西流去,带走悲伤;向东则唤起对故乡的眷恋。
- 旅魂声搅乱,无梦到咸阳:旅途中的灵魂被搅扰,无法入梦,也无法回到咸阳,表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声比作情感的牵挂,增强了诗的感情深度。
- 拟人:将水声形容为“幽咽”,赋予水以情感,营造出悲伤的氛围。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征人思乡之苦的深切同情,揭示了战争对人们情感的摧残,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征途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水:象征思念与情感,流动的水声引发对故乡的回忆。
- 征人:代表了在外打拼、为国征战的士兵,承载着家国情怀。
- 故乡:作为情感归属,象征着温暖、安宁与亲情。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地理环境是哪个地区?
- A. 秦陇
- B. 咸阳
- C. 未央
- “幽咽水”象征了什么?
- A. 冷漠
- B. 思念
- C. 战争
- 诗人对征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赞美
- B. 同情
- C. 忽视
- 诗中提到的地理环境是哪个地区?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但更侧重于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向往,情感基调更为积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