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贫居
邓文原 〔元代〕
闭户无尘杂,看山有卧游。
半酣梳白发,新浴漱清流。
读易茅斋曙,弹琴竹院秋。
贫居聊足乐,轩冕欲何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淡泊生活。他关上门窗,外界的喧嚣与尘埃都与他无关,眼前的山景让他心情愉悦。在微醉之际,他梳理着白发,刚刚洗浴过,感觉清新舒畅。他在清晨的曙光中阅读《周易》,在秋日的竹院中弹琴。尽管生活贫困,他却觉得这份宁静与乐趣足以让他满足,对高官厚禄并不渴求。
注释
- 闭户无尘杂:关上门窗,不受外界杂事的干扰。
- 卧游:躺着游玩,表达一种闲适的状态。
- 半酣:微醉,指作者心情愉悦。
- 梳白发:指年纪渐长,白发渐生,暗含时光流逝。
- 漱清流:洗漱,清流指的是清澈的水。
- 读易:指读《周易》,古代经典之一。
- 茅斋:用茅草搭建的小屋,象征简朴生活。
- 轩冕:指高官显贵,表明诗人对权力的漠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文原,元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隐逸生活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常常以简朴的生活态度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贫居》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以远离尘世的纷扰。此时的邓文原在经历个人的浮沉后,渴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歌。
诗歌鉴赏
《贫居》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满足。诗中通过“闭户无尘杂”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排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看山有卧游”不仅描述了自然的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悠闲与自在。接着,诗人通过“半酣梳白发,新浴漱清流”描绘了自己在闲暇中享受生活的细节,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从容。
在“读易茅斋曙,弹琴竹院秋”中,诗人将阅读经典与音乐艺术结合,将文化修养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宁静。最后一句“贫居聊足乐,轩冕欲何求”则是全诗的高潮,表明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彰显了对高官显贵的无所谓态度,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满足,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与超越,体现了元代诗歌中常见的隐逸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闭户无尘杂: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诗人关上了门窗,与外界的纷扰隔绝,暗示他选择了隐居的生活。
- 看山有卧游:诗人面对山景,感受到自然的乐趣,表现了他心灵的宁静与游乐。
- 半酣梳白发:此句展示了诗人的闲适状态,虽已年长,但心境依旧年轻。
- 新浴漱清流:通过洗浴的清新感,象征内心的洁净与愉悦,反映出一种身心的放松。
- 读易茅斋曙:在清晨的光辉中,诗人专注于经典的阅读,体现出对文化的追求。
- 弹琴竹院秋:音乐与自然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
- 贫居聊足乐:尽管生活贫困,诗人却感到满足,表达了对物质的超脱。
- 轩冕欲何求:对比最后一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对权力地位的无欲态度,形成鲜明对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闭户无尘杂,看山有卧游”,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新浴漱清流”象征着清新与洗净,暗喻内心的宁静。
- 意象:运用了“竹院”、“茅斋”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物质的超越,表达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满足的生活理念,反映出一种追求简单、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闭户:象征与世隔绝,追求内心的宁静。
- 山:自然的象征,代表了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 白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智慧。
- 清流:象征纯净与清新的生活环境。
- 竹院:隐逸生活的象征,体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闭户无尘杂”意指什么?
A. 关上门窗,远离尘世
B. 门窗打开,迎接外界
C. 关门不出,心情烦躁
D. 无所谓,随意而为 -
诗人对“轩冕”的态度是?
A. 渴望拥有
B. 无所谓
C. 感到厌烦
D. 追求权力 -
“读易茅斋曙”中的“易”指的是哪部经典?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周易》
D. 《诗经》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的追求,但更偏重于对自然的亲近和感悟。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秋天的宁静,对比邓文原的诗,王维更注重景色的描写与意境的渲染。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文学史》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加深入理解《贫居》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