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2-04 13:40:25

阁外白云高拥,枕边绿髻分垂。

一轮寒玉梦回时。

天香微可嗅,仙袂飒然飞。

秋好漫伤迟暮,花前莫自沾衣。

团圆此夕最相思。

月明波浪阔,鸾翼几时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 刘斯翰

阁外白云高拥,枕边绿髻分垂。
一轮寒玉梦回时。
天香微可嗅,仙袂飒然飞。

秋好漫伤迟暮,花前莫自沾衣。
团圆此夕最相思。
月明波浪阔,鸾翼几时归。


白话文翻译:

在阁楼外,白云高高地拥簇着,枕边的绿色发髻轻轻垂落。一轮如寒玉般的月亮在梦中悄然回归。微微可闻的天香飘散,仙女的衣袍轻盈地飞舞。秋天的美好总是让人感伤,暮色降临时,花前不要沾湿衣襟。今晚的团圆最让人思念,月光下波浪宽广,鸾鸟的翅膀何时才能归来?


注释:

  • 白云高拥:白云高高地围绕着,形容云彩的壮丽。
  • 绿髻:指女子的发髻,通常用青绿的丝带装饰。
  • 寒玉:形容月亮清冷的光辉,像寒冷的玉石。
  • 天香:指自然的香气,常用来形容花香。
  • 仙袂:仙女的衣袍,轻盈飘逸。
  • 漫伤迟暮:意指在秋天的黄昏中感到无尽的伤感。
  • 团圆此夕:指的是中秋之夜,象征着团圆。
  • 月明波浪阔:形容月光洒在波浪上,景色开阔。
  • 鸾翼:指神鸟鸾的翅膀,象征着美好和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斯翰,现代诗人,因其诗作多描绘自然与人情,情感细腻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哲思,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临江仙》创作于一个秋季的夜晚,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思念亲友,寄托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流露出浓厚的乡愁情绪,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考和感悟。诗的开头以“阁外白云高拥”引入,极具画面感,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脱俗的意境中。接着,诗人用“枕边绿髻分垂”描绘出女子的优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与温暖。

“一轮寒玉梦回时”则通过月亮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月光的清冷与梦境的模糊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随着诗句的推进,天香的微嗅与仙袂的飘飞形成了对比,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秋季的感伤,尤其是“秋好漫伤迟暮”,在美丽的秋天中却难掩忧伤,似乎在隐喻人生的无常与流逝。最后,诗歌以“月明波浪阔,鸾翼几时归”结束,带有期待与盼望的情绪,仿佛在呼唤着某种归属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阁外白云高拥:描绘了阁楼外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2. 枕边绿髻分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女子的温柔与优雅。
  3. 一轮寒玉梦回时:月亮的影像与梦境交织,暗示着思念与孤独。
  4. 天香微可嗅,仙袂飒然飞:自然的香气与仙女的飘逸,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5. 秋好漫伤迟暮:秋天的美好与黄昏的伤感形成对比,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6. 花前莫自沾衣:劝诫自己在美好时光中不要过于沉溺于伤感。
  7. 团圆此夕最相思:强调团圆的珍贵,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8. 月明波浪阔,鸾翼几时归:借助月光与波浪的意象,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玉”比喻月亮,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天香微可嗅”。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团圆此夕最相思,月明波浪阔”。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寒玉:代表着月亮的清冷与孤独。
  • 绿髻:象征着青春与美好。
  • 天香:自然的美好与纯洁。
  • 仙袂:超然与理想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阁外白云高拥”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城市的喧嚣
    B. 自然的宁静
    C. 夜晚的孤独
    D. 秋天的萧条

  2. “月明波浪阔”中的“月明”指的是: A. 太阳
    B. 星星
    C. 月亮
    D. 明亮的灯光

  3. 诗中提到的“团圆此夕最相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喜悦
    C. 思念
    D. 疲惫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思乡之情,但更直接、简练。
  • 《水调歌头》:同样强调团圆与思念,更具豪放之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刘斯翰研究》
  • 《古诗词选读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