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楚国史 六国商於恨最多,良弓休绾剑休磨。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张仪欲奈何。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六国中,楚国对商於的恨意最为深重,好的弓箭不再使用,宝剑也不再磨砺。君王不剪除那些如簧般巧舌如簧的人,即使再次得到张仪这样的谋士,又能如何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商於:指商鞅和於陵,两人都是秦国的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对楚国造成了重大影响。
- 绾:系,这里指收藏。
- 如簧舌:形容说话巧妙、能言善辩。
- 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曾为秦国效力,多次出使楚国,对楚国政治有重大影响。
典故解析:
- 张仪:张仪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以巧言善辩著称,曾多次出使楚国,利用外交手段削弱楚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涉及历史和政治,风格沉郁,善于通过历史典故表达对时政的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楚国历史的回顾,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特别是对那些能言善辩但心怀不轨之人的警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楚国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忧虑。诗中“六国商於恨最多”一句,直接点出了楚国对商鞅和於陵的深重恨意,这两位秦国的改革家对楚国造成了重大影响。接着,“良弓休绾剑休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楚国的衰落,好的弓箭不再使用,宝剑也不再磨砺,象征着楚国的军事和政治力量的衰退。最后两句“君王不剪如簧舌,再得张仪欲奈何”,则是对当时君王的批评,指出君王未能剪除那些如簧般巧舌如簧的人,即使再次得到张仪这样的谋士,也难以挽回局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深刻揭示了作者对时政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六国商於恨最多”,直接点出了楚国对商鞅和於陵的深重恨意,这两位秦国的改革家对楚国造成了重大影响。
- 第二句“良弓休绾剑休磨”,形象地描绘了楚国的衰落,好的弓箭不再使用,宝剑也不再磨砺,象征着楚国的军事和政治力量的衰退。
- 第三句“君王不剪如簧舌”,批评君王未能剪除那些如簧般巧舌如簧的人,暗示这些人的存在对国家造成了危害。
- 第四句“再得张仪欲奈何”,指出即使再次得到张仪这样的谋士,也难以挽回局势,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簧舌”比喻说话巧妙、能言善辩的人。
- 象征:“良弓休绾剑休磨”象征楚国的军事和政治力量的衰退。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楚国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忧虑,特别是对那些能言善辩但心怀不轨之人的警惕,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商於:象征秦国的改革和对楚国的影响。
- 良弓、剑:象征楚国的军事和政治力量。
- 如簧舌:象征能言善辩但心怀不轨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商於”指的是谁? A. 商鞅和於陵 B. 商鞅和於陵的儿子 C. 商鞅和於陵的弟子 D. 商鞅和於陵的同僚
-
诗中的“如簧舌”比喻什么? A. 说话巧妙、能言善辩的人 B. 说话笨拙、不善言辞的人 C. 说话直接、不加修饰的人 D. 说话含糊、不明确的人
-
诗中的“良弓休绾剑休磨”象征什么? A. 楚国的军事和政治力量的衰退 B. 楚国的军事和政治力量的增强 C. 楚国的军事和政治力量的稳定 D. 楚国的军事和政治力量的混乱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战国策》中的张仪故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张仪的外交策略和对楚国的影响。
- 《史记》中的楚国历史,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楚国的兴衰历程。
诗词对比:
- 与《楚辞》中的作品对比,可以发现《楚辞》更多表达的是个人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而徐夤的这首诗则更多关注国家政治和历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战国策》
- 《史记》
- 《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