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颖士》
时间: 2025-01-27 05:06: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萧颖士
作者: 邬载 〔唐代〕
策名十二载,独立先斯文。
迩来及门者,半已升青云。
青云岂无姿,黄鹄素不群。
一辞芸香吏,几岁沧江濆。
散职既不羁,天听亦昭闻。
虽承急贤诏,未谒陶唐君。
薄俸还自急,此言那足云。
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蕙草正可摘,豫章犹未分。
宗师忽千里,使我心氛氲。
白话文翻译:
送别萧颖士,您已经在科举中拼搏了十二年,今天终于独自一人踏上了文士之路。最近来拜访您的人,已经有一半人升入了高官之位。青云之上岂是没有风采的呢?黄鹄(白鹤)飞翔于蓝天,素来独立无群。辞去官职后,我在江边漂泊了多少年。虽然没有被拘束,但天意也昭然若揭。虽然我承接了紧急的贤士职位,却未曾拜见过陶唐的君王。微薄的俸禄让我心急,此言又算得了什么呢?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东郊,万物在南方的温暖中滋长。蕙草正值可摘之时,豫章的美好时光尚未来临。远方的宗师突然出现,让我心中浮现出深深的思念。
注释:
- 策名:科举考试的名称,指通过考试获得的称号。
- 青云:比喻高升或出人头地。
- 黄鹄:指白鹤,象征高洁的人。
- 芸香吏:指官吏,可能是指普通的文官。
- 沧江濆:指在江边漂泊的生活。
- 陶唐君:指古代的帝王,象征高权力的官位。
- 薄俸:微薄的薪水。
- 蕙草:一种香草,象征美好和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邬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出对士人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寄托。其诗风清新,往往带有浓厚的感伤和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萧颖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自身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困境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开篇以“策名十二载”引入,直接指向了萧颖士的求学经历,体现了士人对科举的执着追求。接着,诗人提到“迩来及门者,半已升青云”,反映出身边朋友的成功与自身的相对失落,营造出一种羡慕与感叹的氛围。
在情感的深入中,诗人用“青云岂无姿,黄鹄素不群”来表达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的思考。诗人在此刻不仅是在送别,更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未来发展。通过“散职既不羁,天听亦昭闻”,诗人展示了对自由与命运的理解,尽管没有过多的羁绊,但仍感受到天意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作为结尾,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蕙草正值可摘,却又暗示着“豫章犹未分”的无奈,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状的无力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策名十二载:指经历了十二年的科举考试。
- 独立先斯文:指终于独自踏上了文士之路。
- 迩来及门者:最近来拜访的人。
- 半已升青云:一半的人已经升迁。
- 青云岂无姿:青云之上的人岂是没有风采的。
- 黄鹄素不群:比喻高洁的人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 一辞芸香吏:辞去官职的普通文官。
- 几岁沧江濆:在江边漂泊了多少年。
- 散职既不羁:辞官后没有束缚。
- 天听亦昭闻:天意也明白。
- 虽承急贤诏:虽受任命。
- 未谒陶唐君:未曾拜见权贵。
- 薄俸还自急:微薄的薪水让我焦急。
- 此言那足云:这样的抱怨又算什么呢。
- 和风媚东郊:春风拂面。
- 时物滋南薰:万物在南方的温暖中成长。
- 蕙草正可摘:蕙草正值可摘之时。
- 豫章犹未分:美好的时光尚未到来。
- 宗师忽千里:远方的宗师突然出现。
- 使我心氛氲:让我心中浮现出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青云、黄鹄比喻高升与高洁。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使诗句更加对称工整。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士人生活的思考、对友人前程的祝愿,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叹,具有深刻的哲理意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成功。
- 黄鹄:象征高洁与独立。
- 蕙草:象征美好与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云”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高升的理想
- C. 江边的景物
-
“薄俸还自急”意为:
- A. 收入微薄
- B. 心情愉快
- C. 生活富裕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感伤,但风格更加豪放,体现出李白的个性。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的作品更注重意境与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