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时间: 2025-02-04 17:27: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流子
仆散汝弼 〔元代〕
三郎年少客,风流梦乡岭蛊瑶环。
看浴酒发春,海棠睡暖,笑波生媚,荔子浆寒。
况此际曲江人不见,偃月事无端。
羯鼓数声,打开蜀道,霓裳一曲,舞破潼关。
马嵬西云路,愁来无会处,但泪满关山。
赖有紫囊来进,锦袜传看。
叹玉笛声沉,楼头月下,金钗信杳,天上人间。
几度秋风渭水,落叶长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年轻的三郎客,在梦中意气风发,身处美丽的幻想之地。他喝着酒,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海棠花温暖的气息中,笑波荡漾,荔子汁却又透着寒意。在这个时节,曲江的人们都不见了,月亮的阴影下事情显得无端无绪。几声羯鼓声响起,打开了通往蜀地的道路,霓裳舞曲打破了潼关的宁静。马嵬西的云路上,愁苦的情感无处倾诉,只有泪水在关山间流淌。好在有紫囊来访,锦袜相传。叹息间,玉笛声沉,楼头月下,金钗的音信已杳无踪影,仿佛在天上人间。经过几度秋风,渭水泛黄,落叶在长安飘零。
注释:
- 三郎:指年轻的男子,可能指诗中的主角。
- 风流:形容风雅洒脱,气度不凡。
- 蛊瑶环:该词可能指美丽的景象或装饰。
- 羯鼓:一种乐器,常用于古代宴会或庆祝活动中。
- 霓裳:指华丽的衣服,常与舞蹈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仆散汝弼是元代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他的诗风华丽而细腻,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并存,诗人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这首《风流子》以年轻人的风流梦境为主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风流子》是一首充满青春气息和浪漫情怀的诗歌。开篇以“年少客”引入,立即勾勒出一种轻松而又风流的氛围。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春天的美好时光,酒意微醺,感受大自然的温暖,展现了年轻人的无忧无虑与对生活的热爱。随着诗歌的推进,情绪逐渐转向忧伤,尤其是“愁来无会处,但泪满关山”一句,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转换让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对比的美感,既有欢快的青春气息,也有深沉的思考。
此外,诗中多次提到音乐、舞蹈等元素,显示了元代文化的繁荣。羯鼓和霓裳的结合,既体现了文化的交融,又象征着生活的多样性。最终,随着秋风的吹拂和落叶的飘落,诗人似乎预示着一种无常与流逝,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也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郎年少客:引入年轻的主人公,给人以活力的感觉。
- 风流梦乡岭蛊瑶环:描绘梦中理想的美好情境,生动形象。
- 看浴酒发春:酒意盎然,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 海棠睡暖,笑波生媚:海棠花的温暖与波光的笑意,营造出一种柔和的美感。
- 况此际曲江人不见:现实与梦境的对比,暗示孤独。
- 羯鼓数声:音乐声响起,象征着情感的激荡。
- 马嵬西云路:提到历史悲剧,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金钗信杳,天上人间”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海棠、笑波等意象被赋予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逝去岁月的感伤,反映了人在美好与孤独之间的复杂心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着美丽与爱情。
- 羯鼓:代表着欢庆与欢乐的时刻。
- 紫囊:可以象征着友谊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三郎”指的是: A. 年长者
B. 年轻人
C. 老人 -
诗中提到的“羯鼓”象征着: A. 悲伤
B. 欢庆
C. 寂静 -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伤感
C. 忧愁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与仆散汝弼:李白的作品多表现豪放与奔放,仆散汝弼则更注重细腻与情感的层次。
- 杜甫与仆散汝弼:杜甫的作品常关注社会现实,而仆散汝弼则更多展示个人情感与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仆散汝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