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即事寄舍弟紞(次荆州时作)》
时间: 2025-01-10 22:59: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次荆州时作)
王维
寓目一萧散,销忧冀俄顷。
青草肃澄陂,白云移翠岭。
后沔通河渭,前山包鄢郢。
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
地多齐后疟,人带荆州瘿。
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
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
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
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林园中,我目光闲散,忧愁的情绪稍纵即逝。
青翠的草地映照着清澈的水面,白云缓缓移动在翠绿的山岭上。
后方的沔水通向河流与渭水,前方的山峦环抱着鄢郢。
松树在风中发出声响,花朵在池水中映出影子。
这地方多是齐国的瘟疫,人们都带着荆州的病痛。
我徒然想着用赤笔写字,哪里能有丹砂的井水?
心中的悲伤常常想绝望,头发凌乱无法整理。
青色的竹席上日头何其漫长,闲门前白天正静谧。
在茅檐下的颓废思绪,更加令我伤感这美好的风景。
注释:
- 萧散:形容心情的轻松自在。
- 肃澄陂:指清澈的水边。
- 后沔:指沔水,位于诗人的身后。
- 鄢郢:古地名,位于今湖北。
- 松含风里声:松树在风中发出声音。
- 丹砂井:用来比喻美好而珍贵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辋川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常融入佛教思想,展现出独特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维在荆州时,他寄情于自然,抒发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弟弟的思念。诗中反映了他在外漂泊的孤独与忧伤,以及对美好景色的留恋。
诗歌鉴赏: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是一首抒发王维在外游历中对自然景色的沉醉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之作。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开头的“寓目一萧散,销忧冀俄顷”便勾勒出一种悠闲的意境,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逐渐流露出诗人心中的忧愁。
王维运用生动的意象,如“青草肃澄陂”、“白云移翠岭”,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但随之而来的“地多齐后疟,人带荆州瘿”则转折了这一美好,暗示着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人以自然之美对比内心之苦,形成鲜明的对照,令人感受到一股深沉的悲凉。
最后几句“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沮丧心情,展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令人深思。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苦涩的深刻反思,充分体现了王维对人生的感悟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寓目一萧散:诗人以目光闲散,表现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 销忧冀俄顷:忧愁的情绪稍纵即逝,暗示即使有美景也难以忘却心中忧虑。
- 青草肃澄陂:描绘出青翠的草地和清澈的水面,展现出优美的自然环境。
- 白云移翠岭:白云在山岭上缓缓移动,展现出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松含风里声,花对池中影: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与花在池水中的倒影,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景象。
- 地多齐后疟,人带荆州瘿:指出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恼,形成强烈的反差。
- 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 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直接展示诗人的内心煎熬与无助。
- 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描绘出悠闲的生活却又暗含无聊的情绪。
- 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在茅檐下的颓废思绪,令人更加伤感这美好的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簟”、“丹砂井”,用具体的物象比喻内心的情感。
- 拟人:如“松含风里声”,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修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王维对人生苦乐的思考,他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草:象征生命与希望。
- 白云:象征流逝的时光与自由。
- 松树:象征坚韧与高洁。
- 池水:象征心灵的宁静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维的《林园即事寄舍弟紞》是写给谁的? A. 朋友
B. 弟弟
C. 妻子
D. 自己 -
诗中提到的“丹砂井”象征着什么? A. 美好事物
B. 生活的烦恼
C. 亲情的温暖
D. 自然的美丽 -
诗中“心悲常欲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悲伤
C. 兴奋
D. 安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的《林园即事寄舍弟紞》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表现上形成对比:王维更倾向于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李白则以豪放的态度表达对人生的纵情与洒脱。王维的细腻与李白的奔放各具特色,反映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维诗集》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