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罩》

时间: 2025-01-10 19:28:57

芒鞋下葑中,步步沈轻罩。

既为菱浪飐,亦为莲泥胶。

人立独无声,鱼烦似相抄。

满手搦霜鳞,思归举轻棹。

意思解释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罩

作者:皮日休 〔唐代〕


原文展示:

芒鞋下葑中,步步沈轻罩。
既为菱浪飐,亦为莲泥胶。
人立独无声,鱼烦似相抄。
满手搦霜鳞,思归举轻棹。


白话文翻译:

我穿着草鞋走在葑草中,每一步都轻轻地沉下去。
既然是为了在菱角的波浪中摇曳,也为了在莲花的泥土中挣扎。
我独自站在这里,没有声音,鱼儿似乎也在烦躁地游来游去。
满手都是抓住霜鳞的鱼,心中思念归去,轻轻地划动船桨。


注释:

  • 芒鞋:用芒草编织的草鞋,适合在水边或泥泞处行走。
  • :一种水草,诗中表现钓鱼环境。
  • 沈轻罩:步履轻盈,容易陷入水草中。
  • 菱浪:水中生长的菱角,波浪摇曳。
  • 莲泥:莲花生长的泥土,象征着清新。
  • 鱼烦:鱼儿在水中游动时的烦躁状态。
  • 搦霜鳞:抓住鱼鳞,霜指鱼的光泽。
  • 轻棹:轻轻划动船桨,表现归家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皮日休(诗人,约834年-883年),字廷秀,号潜溪,唐代诗人,以其风格清新、意境优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景观,情感细腻,且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是皮日休在鲁望的“渔具十五咏”中的一首,展现了他对渔具和渔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背景中,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渔业发展,渔民的生活被广泛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渔夫的生活。开头“芒鞋下葑中,步步沈轻罩”,描绘了踏入水边的轻松与自然,隐喻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接着“既为菱浪飐,亦为莲泥胶”,在水中钓鱼的情景中,菱角与莲花象征着清新的水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渔具与水草之间的轻盈关系。

“人立独无声,鱼烦似相抄”一句,展现了渔夫的孤独与无奈,鱼儿在水中游动,似乎也感受到这份孤寂,形成一种微妙的互动,仿佛在诉说着各自的烦恼。最后两句“满手搦霜鳞,思归举轻棹”,通过抓住鱼鳞的细节,表现出诗人对归家的思念与依依不舍,轻轻划动船桨,既是对生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全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渔生活的热爱与对归乡的思念,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芒鞋下葑中,步步沈轻罩”:描绘了在水边行走的状态,草鞋加深了与自然的亲密感。
  2. “既为菱浪飐,亦为莲泥胶”:表达了水草与水中植物的交织,象征着渔夫的生活环境。
  3. “人立独无声,鱼烦似相抄”:展现了渔夫的孤独感与鱼儿的烦躁,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4. “满手搦霜鳞,思归举轻棹”:通过抓鱼的细节,表现了对归家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渔夫生活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鱼儿的烦躁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使场景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归乡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 芒鞋:象征着渔夫的生活状态。
  • 葑草:代表渔夫的工作环境。
  • 菱浪与莲泥:象征水域的生机与活力。
  • 霜鳞:鱼的象征,代表收获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芒鞋”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 A. 皮革
    • B. 草
    • C. 布
  2. 诗中渔夫的心情主要是?

    • A. 愉快
    • B. 孤独
    • C. 愤怒
  3. “思归举轻棹”中的“轻棹”指的是什么?

    • A. 重桨
    • B. 轻便的船桨
    • C. 不用的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比较皮日休的《罩》和王维的《渔舟唱晚》,两者均描绘了渔生活,但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后者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