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时间: 2025-01-10 22:13:06

碧幮冰簟午风凉。

都是好风光。

独自守空床。

泪滴了、千行万行。

别时情意,去时言约,刚道不思量。

不是不思量。

说着后、教人语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幮冰簟午风凉。都是好风光。独自守空床。泪滴了千行万行。别时情意,去时言约,刚道不思量。不是不思量。说着后教人语长。

白话文翻译:

在碧绿的帷帐下,冰冷的凉席上,午后的微风带来一丝凉意,这一切都是美好的风光。然而我却独自守着空荡荡的床,泪水已滴下千行万行。离别时的情意,出发时的约定,刚刚说过不再思念,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即使说了这话,心中依然感到无尽的长思。

注释:

  • 碧幮:指青色的帐幕。
  • 冰簟:指凉席,夏天用来降温的席子。
  • 空床:形容床上没有人,显得孤独。
  • 泪滴千行万行:形容泪水流淌的多,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 不思量:表示不去思念,实际上是心中仍然挂念。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离别后思念的情感,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离别”主题相呼应,反映了人们在分别时的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仁杰,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离别后写成,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表达的重视。

诗歌鉴赏:

《太常引》是一首典型的离愁别绪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篇以“碧幮冰簟午风凉”描绘出夏日的宁静与美好,然而美好的景象却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直言“独自守空床”,突显出孤寂的境地。一方面,诗人对美好景色的感叹,另一方面,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思念却愈发明显。尤其是“泪滴了千行万行”,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思念的深切和无奈,让人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感。

诗中“别时情意,去时言约”两句,回忆起离别时的承诺与情感,显得格外动人。尽管心中下定决心不再思念,“不是不思量”一句道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真实而又富有层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而细腻,展现了一个人在面对离别时复杂的心理状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幮冰簟午风凉:描绘了一个夏日午后的宁静场景,使用了色彩与温度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
    • 都是好风光:表面上赞美景色,暗含内心的不满与无奈。
    • 独自守空床:突显孤独,形成对比。
    • 泪滴了千行万行:用夸张手法表达深切的思念。
    • 别时情意,去时言约:回忆离别时的情感与约定,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 刚道不思量:表达出离别时的决心。
    • 不是不思量:反转,表明内心的真实感受。
    • 说着后教人语长:强调分离后,言语的无奈与长久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泪滴千行万行”通过夸张的方式表达情感。
    • 对仗:前后句的对称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离别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失去之人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 碧幮:象征着宁静与美好,暗示了离别前的美好时光。
  • 冰簟:代表清凉与孤独,反映内心的孤寂。
  • 泪水:象征思念与痛苦,直观地传递出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仁杰
    • C. 陶渊明
  2. “泪滴了千行万行”中的“千行万行”表达了什么?

    • A. 说谎
    • B. 深切思念
    • C. 高兴
  3. 诗中提到的“碧幮”指的是什么?

    • A. 帐幕
    • B. 床
    • C. 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别之情。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描写对别离的感伤。

诗词对比

  • 比较杜仁杰的《太常引》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词都表现了离别的痛苦,但杜仁杰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泪水,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留恋。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离愁别绪的文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