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葬者》

时间: 2025-01-25 18:20:41

涂刍随昼哭,数里至松门。

贵尽人间礼,宁知逝者魂。

笳箫出古陌,烟雨闭寒原。

万古皆如此,伤心反不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葬者
权德舆 〔唐代〕

涂刍随昼哭,数里至松门。
贵尽人间礼,宁知逝者魂。
笳箫出古陌,烟雨闭寒原。
万古皆如此,伤心反不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葬礼的场景。白天的哭声伴随着葬送的队伍,走了几里路才到达松门。人世间的礼仪已经用尽,但又有谁能理解逝去者的灵魂呢?古老的笳声和箫声在田间响起,烟雨笼罩着寒冷的原野。万古以来都是如此,虽然伤心,却难以言表。

注释:

  • 涂刍:指的是用草木涂抹的葬礼,表明葬礼的庄重。
  • 松门:松树门,象征着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门。
  • 贵尽人间礼:人世间的礼仪已经用尽,表达对礼数的无奈与悲哀。
  • 逝者魂:指的是已经去世的人,他们的灵魂。
  • 笳箫:古代乐器,通常在葬礼上奏响,象征哀悼。
  • 寒原:指的是寒冷的原野,表达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典故解析:

  • 笳箫:在古代,笳和箫多用于哀悼和祭祀,具有强烈的情感象征。
  • 万古皆如此:反映了对生死无常的哲学思考,意指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生死的悲哀始终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权德舆,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和骈文闻名,作品多涉及社会民生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葬礼现场,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逝者的哀悼,反映了唐代对生命的关注以及对传统礼仪的重视。

诗歌鉴赏:

《观葬者》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描绘了葬礼的场景。诗的开头通过“涂刍随昼哭”引入,表现出葬送队伍的悲伤气氛。接着“数里至松门”的描写,既有现实的行程,也暗示着生死的旅程。诗人通过“贵尽人间礼”表达对传统礼仪的无奈,进一步引发对逝者灵魂的思考。

“笳箫出古陌”的乐器声与“烟雨闭寒原”的自然环境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神秘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最后一句“万古皆如此,伤心反不言”,则是对生死无常的哲学思考,表达了人类在面对死亡时的无言与沉重。

整首诗在情感上引人共鸣,既表现出对逝去生命的追思,也反映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和人性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涂刍随昼哭:葬礼队伍白天进行,哭声随之而来,突出悲伤的氛围。
  2. 数里至松门:走了几里路,象征着人生的旅程。
  3. 贵尽人间礼:世俗的礼数已经用尽,表达对传统的无奈。
  4. 宁知逝者魂:对逝者的灵魂有谁能真正理解。
  5. 笳箫出古陌:古老的笳和箫在田间回响,增加哀悼的氛围。
  6. 烟雨闭寒原:烟雨笼罩寒冷的原野,营造出凄凉的环境。
  7. 万古皆如此:生死的道理自古如此,表达哲学思考。
  8. 伤心反不言:虽然心中悲伤,却难以言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葬礼比作旅程,体现生死无常。
  • 拟人:将灵魂赋予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葬礼为背景,探讨生死、传统与人情的关系,展现了面对死亡时的无奈与悲伤,深刻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涂刍:象征生命的脆弱和葬礼的庄重。
  • 松门:象征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隐喻生死的转变。
  • 笳箫:象征哀悼与追思的乐器,增添情感的深度。
  • 烟雨:象征凄凉与不可捉摸的生命状态,暗示人类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松门”象征什么意思? A) 进入另一个世界
    B) 生活的繁荣
    C) 自然的美好

  2. “贵尽人间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传统礼仪的感激
    B) 对传统礼仪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3. 诗的最后一句“伤心反不言”说明了什么? A) 人们在悲伤时常常会表达情感
    B) 人们在悲伤时往往选择沉默
    C) 人们在悲伤时会找到慰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哀江头》
  • 白居易《琵琶行》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哀江头》:同样以哀伤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情感深邃,意象丰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权德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