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

时间: 2025-01-25 17:32:29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

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意思解释

陈宫

作者: 汪遵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椒宫荒宴竟无疑,
倏忽山河尽入隋。
留得后庭亡国曲,
至今犹与酒家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盛况的怀念和对国家灭亡的感慨。椒宫的宴会已经荒废,毫无疑问;转瞬之间,祖国的山河已经落入了隋朝的统治之下。留下的只是那首亡国之曲,至今仍在酒家中被人唱起。

注释:

  • 椒宫: 指的是宫廷中的宴会,寓意曾经的繁华。
  • 荒宴: 荒废的宴会,反映了过去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 倏忽: 突然,很快。
  • 山河尽入隋: 指的是国家的沦陷,山河被隋朝统治。
  • 后庭亡国曲: 亡国之歌,特指王朝灭亡后的悲歌。
  • 酒家吹: 指在酒楼中唱歌,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

典故解析:

  • : 指隋朝,历史上短暂而又强大的朝代。诗中提到的“入隋”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朝代的更替。
  • 亡国曲: 该曲调常常与悲伤、怀旧相关,反映了失去国家的痛苦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词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历史沧桑和个人情感的交融。

创作背景:

创作于国家更替、历史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曾经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灭亡的痛惜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陈宫》这一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丰富的情感。开头的“椒宫荒宴”即是一种对往昔盛况的直接对比,突显了时光的无情与变迁的迅速。诗中的“倏忽”,暗示了历史的飞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悲伤。经过盛世的繁华,最终只剩下“亡国曲”在酒家中回响,这种对比强化了失落感。诗人以此警醒后人,铭记历史。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椒宫荒宴竟无疑: 以“椒宫”引入,象征着过去的繁华盛宴,如今却荒废无存,显示出历史的巨变。
  2. 倏忽山河尽入隋: 用“倏忽”形容历史变迁的迅速,山河已归于隋朝,暗示国家的沦陷,令人感慨。
  3. 留得后庭亡国曲: 只留下那首悲凉的亡国之曲,表达了对失去家国的痛苦与无奈。
  4. 至今犹与酒家吹: 亡国之曲仍在酒楼中被人歌唱,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对比“椒宫荒宴”和“亡国曲”,展现历史的巨变与人们的情感反差。
  • 拟人: “酒家吹”赋予了酒家以人的行为,增强了怀旧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反思,表达了对亡国的痛惜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椒宫: 象征繁华与盛宴的地方,具有奢华的文化内涵。
  • 山河: 代表国家和家园,承载着人民的情感与历史。
  • 亡国曲: 象征失去与痛苦,反映历史的悲剧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椒宫”指的是什么?
    A) 宴会
    B) 花园
    C) 山河
    D) 酒家

  2. 本诗中提到的“亡国曲”是指什么?
    A) 颂扬国家的歌曲
    B) 描述失去国家的悲歌
    C) 传统民谣
    D) 赞美王朝的歌曲

  3. “倏忽”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逐渐
    B) 突然
    C) 缓慢
    D)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贺的《梦天》

诗词对比:

对比汪遵的《陈宫》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沦陷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但汪遵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在更大范围内反映了社会动荡的现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