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试白云归帝乡》

时间: 2024-09-19 21:38:46

杳杳复霏霏,应缘有所依。

不言天路远,终望帝乡归。

高岳和霜过,遥关带月飞。

渐怜双阙近,宁恨众山违。

阵触银河乱,光连粉署微。

旅人随计日,自笑比麻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襄州试白云归帝乡 黄滔 〔唐代〕

杳杳复霏霏,应缘有所依。 不言天路远,终望帝乡归。 高岳和霜过,遥关带月飞。 渐怜双阙近,宁恨众山违。 阵触银河乱,光连粉署微。 旅人随计日,自笑比麻衣。

白话文翻译:

深邃而朦胧,白云飘飘,似乎有所依托。 虽然不言天路遥远,但终究期望回到帝乡。 高山与霜共存,远关与月同飞。 渐渐觉得皇宫近了,不再怨恨群山阻隔。 云阵触动银河,光芒与官署相连。 旅人随着计日,自嘲如同穿着麻衣。

注释:

杳杳:深远、幽暗的样子。 霏霏:云雾缭绕的样子。 帝乡:指京城,皇帝所在的地方。 高岳:高山。 遥关:远方的关隘。 双阙:皇宫前的两座楼台,代指皇宫。 粉署:官署的美称。 麻衣:古代平民的服装,这里指旅人的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字文江,福建莆田人。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襄州(今湖北襄阳)参加科举考试时所作,表达了对京城的向往和对归途的期待。

创作背景: 唐代科举考试是文人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许多士子为了求取功名,不得不远离家乡,四处奔波。黄滔此诗可能是在襄州参加考试后,对未来的仕途充满期待,同时也有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白云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向往和对归途的期待。诗中“杳杳复霏霏”描绘了白云的朦胧美,而“应缘有所依”则暗示了诗人对京城的依托感。诗中的“高岳和霜过,遥关带月飞”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但“渐怜双阙近,宁恨众山违”则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渴望。最后两句“旅人随计日,自笑比麻衣”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自嘲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杳杳复霏霏”:描绘白云的深远和朦胧。 “应缘有所依”:暗示诗人对京城的依托感。 “不言天路远”:虽然不言天路遥远,但内心却有期待。 “终望帝乡归”:终究期望回到京城。 “高岳和霜过”:描绘旅途的艰辛。 “遥关带月飞”:远方的关隘与月同飞,增添诗意。 “渐怜双阙近”:渐渐觉得皇宫近了,表达渴望。 “宁恨众山违”:不再怨恨群山阻隔,心向京城。 “阵触银河乱”:云阵触动银河,增添神秘感。 “光连粉署微”:光芒与官署相连,表达对仕途的期待。 “旅人随计日”:旅人随着计日,指等待归途。 “自笑比麻衣”:自嘲如同穿着麻衣,反映身份的自嘲。

修辞手法: 比喻:以白云比喻诗人的心情和期待。 拟人:“高岳和霜过”、“遥关带月飞”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杳杳复霏霏”、“高岳和霜过”等,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向往和对归途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自嘲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白云:象征诗人的心情和期待。 高岳:象征旅途的艰辛。 遥关:象征远方的关隘。 双阙:象征皇宫,表达对京城的渴望。 银河:增添神秘感。 粉署:象征官署,表达对仕途的期待。 麻衣:象征旅人的身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帝乡”指的是什么? A. 家乡 B. 京城 C. 高山 答案:B

  2. 诗中的“双阙”象征什么? A. 皇宫 B. 高山 C. 关隘 答案:A

  3. 诗中的“麻衣”象征什么? A. 旅人的身份 B. 官署 C. 皇宫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与黄滔此诗的归途期待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黄滔此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加简洁直接,而黄滔的诗则更加含蓄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黄滔此诗的创作背景。